叫化童子雞
簡介
叫化童子雞
推薦理由:叫化童子雞香氣四溢,肉質白嫩,酥不粘骨,食不嵌齒。相傳,古代有一個流落到江南的叫化子,饑寒交迫,難友為他偷來一只小母雞卻又苦于缺鍋少灶,就用泥把雞飼包起來放入火
叫化童子雞香氣四溢,肉質白嫩,酥不粘骨,食不嵌齒。相傳,古代有一個流落到江南的叫化子,饑寒交迫,難友為他偷來一只小母雞卻又苦于缺鍋少灶,就用泥把雞飼包起來放入火堆中煨烤,剝開食時,竟意外地發現此雞香氣四溢,味道極好。后來這一方法流傳開來,經廚師的不斷改進,精益求精,并增添了多種調味輔料,贏得了眾多食者的贊賞,聲名遠揚。
制作方法
原料:
凈嫩母雞一只(約重1500克) 鮮荷葉3只 精鹽2克 熟豬油25毫升
花椒鹽10克 醬油35毫升 八角1瓣
京蔥100克 味精2.5克 細麻繩4米
山奈1克 白糖10克 豬網油250克
豬腿肉75克 白報紙1張 蔥段5克
紹酒75毫升 酒泥壇3500克 姜絲5克
步驟:
1、洗殺:將母雞宰殺,褪毛,洗凈,在左翅膀下開約3.5厘米的開口;取出內臟、氣管,用水淋洗潔凈,瀝干。剁去雞爪,取出雞翅主骨和腿骨,將頸骨折斷,便于烤煨時包扎。
2、腌制:將山柰、八角碾成粉末,放入瓦缽內,加入紹酒、醬油、白糖、精鹽、蔥段、姜絲拌勻,將雞放入腌15分鐘,其間翻動2-3次,使調料均勻滲入雞體內。
3、炒料:將豬腿肉、京蔥切成絲。炒鍋置旺火上燒熱,用油滑鍋后,下熟豬油25毫升,放入京絲、肉絲煸透,加紹酒、醬油、精鹽、味精,炒熟裝盤待用。
4、包扎:先將炒熟的輔料從雞腋下刀口處填入雞腹,再將腌雞的鹵汁一起灌入,然后用豬網油包裹雞身,先用2張荷葉紙包裹,第二層包一層透明紙,再包一張荷葉,接著用麻繩捆兩道十字形。
5、涂泥:將酒壇泥砸碎,加入紹酒沉渣、粗鹽和水搗韌,平攤在溫布上,把包軋好的雞放在中間,并用手沾水拍打濕布四周,使泥牢固地貼在麻繩上。然后除掉濕布,包以白報紙,以防煨烤時泥土脫落。
6、煨烤:采用烘箱,先用200度高溫,將泥團中雞身逼熟,以防微溫引起雞肉變質、變味。40分鐘后,將溫度調到160度左右,持續烘烤3到4小時即可熟爛。煨烤時要注意使泥團中雞腹朝上,防止油漏出流失。
7、上席:將煨好的叫化雞泥團放在搪瓷盤里端入餐廳,當場敲開泥團,,然后將荷葉等包裹物去掉,將雞和鹵汁倒入備好的腰盤,端上餐桌,隨帶花椒鹽供蘸食。
熱門網站